2025年2月19日,在科技楼7楼会议室如期举行“文化升学路径优化与质量提升”为主题的名师座谈会,参加座谈会的有校领导许冬华、教务处副处长梁德斌、教务处信息中心主任彭志飞及刘家明、彭恩兴、陈小怀、温必兴等名师,结合新课标、新教材、新高考背景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、资源整合与个性化培养,全面提升学生竞争力。
1.精准分层:动态评估助力个性成长
当前文化升学需要打破“一刀切”建立“分层教学+动态评估”机制。学校根据学生学业水平、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,将学生分为“拔尖培优、基础夯实、技能拓展”三类群体,并且配备差异化教学方案。
2.名师引领:跨科融合赋能教学升级
师资力量是升学质量的核心保障。学校近年来通过“百位名师进课堂”工程,聘请了吉安地区各县(市、区)重点中学的把关退休名师、高校教授及企业工匠参与教学和教研。2024年秋季学校新招聘三十多位教师,涵盖大数据、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前沿领域,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进一步强化了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。
3.课程重构:衔接“三新”与职业导向
面对”三新”改革(新课程,新教材,新高考)学校以文化课程加职业课程双线并行模式,重构课程体系。
“企业家讲堂”:邀请千名企业家进校园,开展讲座,分享创业成果,激发学习内驱力。
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,学校通过三维心理支持体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。
1.职业生涯规划课程:一年级至三年级分阶段开展职业测评、大学研学等活动,帮助学生明确目标。
2.家长学校:开设“家庭教育指导课”,引领家长科学参与升学规划,避免焦虑传导。
学校通过精准分层、名师引领、课堂建构、资源整合与心理赋能五大策略,逐步探索出一条兼具文化升学与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路径。学校始终贯彻执行“教育不仅要为升学服务,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”的培养理念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为职业教育与文化升学提供创新范本。